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者:sunjun 原创作者:南极企鹅 来源:论坛 2010-11-27 09:30
       甘肃日报兰州7月24日讯(记者 白德斌 实习生 杨莉)甘肃省政.府今天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曾融生、李吉均,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葛修润、李坪、钱七虎、汤中立等院士和专家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论证黄河黑山峡河段地质构造稳定性问题。 
       座谈会前,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对各位院士和专家来我省参加座谈会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工作是关系甘肃、宁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对国家、民生高度负责的态度,邀请各位院士、专家开展地震灾害影响黑山峡河段开发的专题论证,以进一步推动黄河甘肃黑山峡河段水电项目开发工作。 
  徐守盛说,希望各位院士、专家集思广益,对黑山峡河段开发提出宝贵的意见,按照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思路,利用好黄河水资源,使黄河更好地造福于中华民族,使这一工程成为促进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态工程、能源保障工程、民生工程、和谐安定工程。 
  座谈会上,各位院士和专家听取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黄河黑山峡小观音和大柳树两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和岩体质量对比报告》、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教训惨重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不宜建高坝大库》的报告。结合两个报告,与会院士、专家就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工程坝址地质结构稳定性等科学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专家一致表示,甘肃省政.府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召开这次座谈会,提出大柳树、小观音均不适宜修建高坝,避开严重地震断裂带,将黑山峡河段开发调整为三级低坝开发的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这是对国家、民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国家科学、安全、合理地决策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一致认为,综合地质构造最新研究成果,黑山峡河段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小观音坝址区位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内部,坝址周围8公里范围内无活断层,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大柳树坝址区位于区域性全新世以来强烈活动的中卫(F201)左旋逆走滑发震断裂带上,这与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具有突出的相似性,在这样的地区建设高坝大库潜在危险很大。在该地区进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重要的断层避让问题和较大的工程风险,必须科学、慎重决策开发方案。如果轻率上马修建高坝大库,不仅存在相当严重的工程抗断问题,还要面临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岩土在线(www.yantubbs.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岩土在线”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岩土在线所有。欢迎各媒体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岩土在线)及作者,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为向网友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保留"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本网转载稿件若涉及您的版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相关法律及规定妥善处理,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岩土网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