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职业区    学术与写作    工程技术区    软件区    资料区    商务合作区    社区办公室
 您好! 欢迎 登录注册 最新帖子 邀请注册 活动聚焦 统计排行 社区服务 帮助
 
  • 帖子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帖子
  • 1921阅读
  • 2回复

[生活百科]土方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石头猪猪
 

发帖
858
土币
110
威望
73
原创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6
1.方格网法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适用范围
    

1
.划方格网
根据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尽量使其与测量或施工坐标网重合,方格一般采用20m×20m~4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求出各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
.计算零点位置
计算确定方格网中两端角点施工高度符号不同的方格边上零点位置,标于方格网上,联接零点,即得填方与挖方区的分界线。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见图(a)

式中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m

      
——相邻两角点的高程 m,均用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
.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
.汇总
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适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作为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精度较高。
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
项目 图示 计算公式
一点填方或挖方 (三角形)  

时,
二点填方或挖方 (梯形)  
三点填方或挖方 (五角形)    
四点填方或挖方 (正方形)  
 注:1)a——方格网的边长,m;
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
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

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 ,m,用绝对值代入;

——挖方或填方体积,m。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3. 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适用范围
    
1.划分横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检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 ; ……,使截面尽量垂直等高线或建筑物边长;截面间距可不等,一般取10 m或20 m,但最大不大于100 m.
2.划横截面

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
3.计算横截面面积

按表格中面积计算分式,计算每个横截面的挖方或填方截面积.
4.计算土方工程量

根据横截面面积计算土方工程量 式中


——相邻两截面间土方量,m3;
——相邻两截面的挖方(+)或填方(-)的截面积,m2
——相邻两截面间的间距。
5.汇总

按汇总表格式汇总全部土方工程量。


适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自然地面复杂的地区,或者挖直深度较大,截面又不规则的地区

计算方法较为简单方便,但精度较低。
常用横截面计算公式





面积计算公式
1
2
3
4
5
土方量汇总表
截面填方面积/m2挖方面积/m2截面间距/m
填方体积/m3
挖方体积/m3
A-A`









B-B`









C-C`









[td=1,1,304 colSpan=3]







边坡土方计算步骤及方法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适用范围

1.划分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设计边坡坡度绘制边坡地段平面图、截面图,截面图的间距取10 m或20 m,最大不超过50 m。在边坡地段平面图上的边坡起点的左上角分别填上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高度及两者标高的差值,挖方为(+),填方为(-),同时填上原自然地形坡度 和设计边坡坡度值m(=tgφ)
2.计算横截面面积

如左图示,挖方或填方截面面积A(m2)及边坡的水平距离D(m)按下式计算:

式中
h——边坡的施工标高,m;
m——边坡的坡度值,即m ;
i——自然地形坡度,即 m ;
H——边坡的高度。 上两式

设 ; 则得 ;
.

当自然地形坡度为0~30%,常用边坡坡度的KV、KD值可查表求得 .
3.计算土方量

根据截面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
——相邻两边坡截面间的土方工程量(m3);
, ——相邻两边坡截面间的挖方为(+),填方为(-)的截面面积(m2) S——相邻两边坡截面的间距(m)。
4.计算土方总量

列表汇总边坡全部土方量,方法同“截面法”(略) .
  
边坡土方计算KD、KV值表
m KDKV i(%) [/td][td=1,1,101 colSpan=2]1:0.5 [/td][td=1,1,101 colSpan=2]1:0.75 [/td][td=1,1,101 colSpan=2]1:1.0 [/td][td=1,1,101 colSpan=2]1:1.25 [/td][td=1,1,101 colSpan=2]1:1.50
KD KV KD KV KD KV KD KV KD KV
0 1 2 3 4 0.50 0.50 0.51 0.51 0.51 0.25 0.25 0.26 0.26 0.26 0.75 0.75 0.76 0.77 0.77 0.38 0.38 0.38 0.39 0.39 1.00 1.01 1.02 1.03 1.04 0.50 0.51 0.51 0.52 0.52 1.25 1.26 1.28 1.30 1.32 0.63 0.63 0.64 0.65 0.66 1.50 1.52 1.55 1.57 1.60 0.75 0.76 0.78 0.79 0.80
5 6 7 8 9 0.51 0.52 0.52 0.52 0.52 0.26 0.26 0.26 0.26 0.26 0.78 0.78 0.79 0.80 0.80 0.39 0.39 0.40 0.40 0.40 1.05 1.06 1.07 1.09 0.10 0.53 0.53 0.54 0.55 0.55 1.33 1.35 1.37 1.39 1.41 0.67 0.68 0.69 0.70 0.71 1.62 1.65 1.68 1.71 1.74 0.81 0.83 0.84 0.86 0.87
10 11 12 13 14 0.53 0.53 0.53 0.54 0.54 0.27 0.27 0.27 0.27 0.27 0.81 0.82 0.82 0.83 0.84 0.41 0.41 0.41 0.42 0.42 1.11 1.12 1.14 1.15 1.16 0.56 0.56 0.57 0.58 0.58 1.43 1.45 1.47 1.49 1.51 0.72 0.73 0.74 0.75 0.76 1.77 1.80 1.83 1.87 1.90 0.89 0.90 0.92 0.94 0.95
15 16 17 18 19 0.54 0.54 0.55 0.55 0.55 0.27 0.27 0.28 0.28 0.28 0.84 0.85 0.86 0.87 0.87 0.42 0.43 0.43 0.44 0.44 1.18 1.19 1.20 1.22 1.24 0.59 0.60 0.60 0.61 0.62 1.54 1.56 1.59 1.61 1.64 0.77 0.78 0.80 0.81 0.82 1.94 1.98 2.02 2.06 2.10 0.97 0.99 1.01 1.03 1.05
20 21 22 23 24 0.56 0.56 0.56 0.57 0.57 0.28 0.28 0.28 0.29 0.29 0.88 0.89 0.90 0.90 0.91 0.44 0.45 0.45 0.45 0.46 1.25 1.27 1.28 1.30 1.32 0.63 0.64 0.64 0.65 0.66 1.66 1.70 1.72 1.76 1.78 0.83 0.85 0.86 0.88 0.89 2.15 2.20 2.24 2.30 2.35 1.08 1.10 1.12 1.15 1.18
25 26 27 28 29 30 0.57 0.58 0.58 0.58 0.59 0.59 0.29 0.29 0.29 0.29 0.30 0.30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46 0.47 0.47 0.48 0.48 0.49 1.33 1.35 1.37 1.39 1.41 1.43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1.82 1.85 1.88 1.92 1.96 2.00 0.91 0.93 0.94 0.96 0.98 1.00 2.40 2.46 2.52 2.59 2.65 2.72 1.20 1.23 1.26 1.30 1.33 1.36
1.方格网法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适用范围
    

1
.划方格网
根据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尽量使其与测量或施工坐标网重合,方格一般采用20m×20m~4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求出各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
.计算零点位置
计算确定方格网中两端角点施工高度符号不同的方格边上零点位置,标于方格网上,联接零点,即得填方与挖方区的分界线。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见图(a)

式中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m

      
——相邻两角点的高程 m,均用绝对值;

a
——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
.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
.汇总
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适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作为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精度较高。
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
项目 图示 计算公式
一点填方或挖方 (三角形)  

时,
二点填方或挖方 (梯形)  
三点填方或挖方 (五角形)    
四点填方或挖方 (正方形)  
 注:1)a——方格网的边长,m;
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
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

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 ,m,用绝对值代入;

——挖方或填方体积,m。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3. 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适用范围
    
1.划分横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检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 ; ……,使截面尽量垂直等高线或建筑物边长;截面间距可不等,一般取10 m或20 m,但最大不大于100 m.
2.划横截面

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
3.计算横截面面积

按表格中面积计算分式,计算每个横截面的挖方或填方截面积.
4.计算土方工程量

根据横截面面积计算土方工程量 式中


——相邻两截面间土方量,m3;
——相邻两截面的挖方(+)或填方(-)的截面积,m2
——相邻两截面间的间距。
5.汇总

按汇总表格式汇总全部土方工程量。


适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自然地面复杂的地区,或者挖直深度较大,截面又不规则的地区


计算方法较为简单方便,但精度较低。



除了你,我什么都没看到……
离线思念123

发帖
92
土币
11936
威望
33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10-27
公式呢?怎么没有看到呀
离线catchon

发帖
1476
土币
28
威望
3336
原创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11-01
建议你用一款道路上用的鸿业软件计算土方 比较方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上一个 下一个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799号 浙ICP备14021682号-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