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十六): |RQ19m@
优秀学术论文名单
作者 题名 作者单位 发表时间 @YyTXg{ZK
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后勤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04-10-15 bu"R2~sb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姜耀东: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5-08-30 }zVPdBRfm
谢和平,周宏伟,王金安,李隆忠,M. A. Kwasniewski:FLAC在煤矿开采沉陷预测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9-08-30 !pI)i*V|
赵尚毅,郑颖人,邓卫东: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后勤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03-02-28 =p>"PqJ/7n
夏元友,李 梅: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发展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02-07-30 gP.Q_/V
侯朝炯,勾攀峰:巷道锚杆支护围岩强度强化机理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系,2000-06-30 v%3mhk#
冯夏庭,张治强,杨成祥,林韵梅:位移反分析的进化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99-10-30 po_||NIY
寇晓东,周维垣,杨若琼:FLAC-3D进行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2001-01-30 @L|X('i
尤春安:全长粘结式锚杆的受力分析,山东矿业学院土木系,2000-06-30 )AOD~T4s7
李彰明:模糊分析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广东工业大学土木系,1997-10-30 ywlN4=
张 云,殷宗泽,徐永福: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2002-03-30 ~~]/<d
陈 平,张有天: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94-11-15 E)|_7x<u
戴自航:抗滑桩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抗力分布规律的研究,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2-04-30 Uh}n'Xd#{}
朱合华,丁文其:地下结构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1999-10-30 q4vu r>m6
王元汉,李卧东,李启光,徐钺,谭国焕:岩爆预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1998-10-20 mg)lr&-b
唐春安,赵文:岩石破裂全过程分析软件系统RFPA~(2D),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1997-10-30 ,J?Hdy:R
曹树刚,边 金,李 鹏:岩石蠕变本构关系及改进的西原正夫模型,重庆大学,2002-05-30 xKKL4ws
王可钧,李焯芬:植物固坡的力学简析,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98-12-20 :bMCmY
丁秀丽,盛 谦,韩 军,程良奎,白世伟: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2-07-30 #=R) s0j"
钱鸣高,缪协兴: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的形态与受力分析,中国矿业大学,1995-05-15 p~M1}mE
章梦涛:冲击地压失稳理论与数值模拟计算,阜新矿业学院,1987-10-01 ~I6Er6$C^
秦四清:斜坡失稳的突变模型与混沌机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00-08-30 s}A)sBsaP3
曹文贵,方祖烈,唐学军: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北京科技大学,1998-12-20 e!yUA!x`u
周玉宏,赵燕明,程崇国: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优化研究,后勤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002-05-30 QLo^6S5!
葛修润,任建喜,蒲毅彬,马 巍,朱元林:煤岩三轴细观损伤演化规律的CT动态试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99-10-30 j.4oYxK!s/
梁海波,李仲奎,谷兆祺:FLAC程序及其在我国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清华大学水电系,1996-08-15 B?c9cS5Mj
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成都理工大学,2007-03-15 POTW+Zq]
王水林,葛修润:流形元方法在模拟裂纹扩展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97-10-30 P%>? O :a
殷坤龙,晏同珍,滑坡预测及相关模型,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教研室,1996-02-15 /E(H`;DG
王庚荪,边坡的渐进破坏及稳定性分析,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0-02-29 C,C%1
蒋树屏,刘洪洲,鲜学福:大跨度扁坦隧道动态施工的相似模拟与数值分析研究,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2000-10-30 B+|E|8"
姚海林,郑少河,李文斌,陈守义,降雨入渗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参数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2-07-30 H n+1I
邓荣贵,周德培,张倬元,付小敏:一种新的岩石流变模型,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系,2001-11-30 $DW3H1iW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2000-08-30 F.?`<7
王敏强,陈胜宏:盾构推进隧道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2-02-28 (5?5? <
孙 钧: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同济大学,2007-06-15 l(9$s4R
刘艳青,钟世航,卢汝绥,马荣田:小净距并行隧道力学状态的试验研究,北方交通大学,2000-10-30 .EVy?-
朱文彬,刘宝琛:降雨条件下土体滑坡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福建省厦门市公路局,2002-04-30 k%#`{#ni
杨更社,谢定义,张长庆,蒲毅彬:岩石损伤特性的CT识别,西安理工大学,1996-02-15 >x)YdgJ*
王媛,徐志英,速宝玉:复杂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弹塑性全耦合分析,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所,2000-04-30 |jm|/{lc
邓建辉,李焯芬,葛修润:BP网络和遗传算法在岩石边坡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1-01-30 ZC3b9:tk
金丰年,钱七虎:隧洞开挖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工程兵工程学院,1996-08-15 Fa^5.p
朱焕春,荣冠,肖 明,王 涛:张拉荷载下全长粘结锚杆工作机理试验研究,武汉大学水利电力学院,2002-03-30 wJh|$Vn
潘一山,李忠华,章梦涛,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冲击地压研究中心,2003-11-30 OxX{[|!`
刘维宁,夏 禾,郭文军:地铁列车振动的环境响应,北方交通大学,1996-12-30 c+AZ(6O?\
康红普: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影响因素的FLAC分析,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所,1999-10-30 %*P59%
刘吉福:路堤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广东省航盛工程有限公司岩土分公司,2003-04-30 I jN3 jU
袁 静,龚晓南,益德清:岩土流变模型的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001-11-30 Ea1{9>S
徐卫亚,韦立德: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研究,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2002-06-30 12Qcjj%F*
赵阳升:煤体-瓦斯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解法,山西矿业学院,1994-08-15 &V1N
a1`
王芝银,王思敬,杨志法:岩石大变形分析的流形方法,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7-10-30 eA&hiAP/
李夕兵,刘志祥,彭 康,赵国彦,彭述权:金属矿滨海基岩开采岩石力学理论与实践,中南大学2010/10 *Id$%O
李术才,李树忱,张庆松,薛翊国,丁万涛,钟世航,何发亮,林玉山: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研究,山东大学,2007-02-15 B{!)GZ(}
李庶林,尹贤刚,王泳嘉,唐海燕:单轴受压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04-08-15 PRl\W:_t
张庆贺,朱忠隆,杨俊龙,朱继文:盾构推进引起土体扰动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1999-12-30 8 f%@:}H
陈先国,高波:地铁近距离平行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2-09-30 $*K5
周德培,王建松:预应力锚索桩内力的一种计算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系,2002-02-28 "5e~19
裴觉民:数值流形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1997-06-30 gs 8w/
刘端伶,谭国焕,李启光,徐 钺,王元汉:岩石边坡稳定性和Fuzzy综合评判法,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1999-04-30 z
h0 m3|9O
梁 冰,章梦涛,王泳嘉:煤层瓦斯渗流与煤体变形的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解法,阜新矿业学院,1996-05-15 v vlfL*f
李天斌,王兰生:卸荷应力状态下玄武岩变形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成都理工学院,1993-12-31 i0,{*LD%^
顾金才,沈 俊,陈安敏,明治清:锚索预应力在岩体内引起的应变状态模型试验研究,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2000-12-30 I"@X~Y7}
廖秋林,曾钱帮,刘 彤,路世豹,侯哲生:基于ANSYS平台复杂地质体FLAC~(3D)模型的自动生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03-30 bv0B
杨志法,熊顺成,王存玉,刘 英:关于位移反分析的某些考虑,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5-02-15 :SG9ygq'
刘宝琛,张家生,杜奇中,涂继飞:岩石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1998-12-20 <Hhl=6op
张发明,刘 宁,赵维炳:岩质边坡预应力锚固的力学行为及群锚效应,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0-12-30 B?-RzWB\3
朱浮声,郑雨天:全长粘结式锚杆的加固作用分析,东北大学,1996-11-15 @/yRE^c
李 宁,G.Swoboda:当前岩石力学数值方法的几点思考,西安理工大学岩土所,1997-10-30 B{a:cz>0<
董必昌,郑俊杰: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02-07-30 `|wH=
刘沐宇,朱瑞赓:基于模糊相似优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范例推理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02-08-30 BDxrS q,H
李海波,蒋会军,赵 坚,黄理兴,李俊如:动荷载作用下岩体工程安全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3-11-30 Pca~V>Hd
夏才初,刘金磊:相思岭连拱隧道中墙应力研究,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2000-12-30 *wP8)yv7
郑少河,朱维申:裂隙岩体渗流损伤耦合模型的理论分析,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1-03-30 oT&JQ,i[2Q
黎 斌,范秋雁,秦凤荣:岩溶地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2002-04-30 57IrD*{
黄庆享:浅埋煤层的矿压特征与浅埋煤层定义,西安科技学院采矿系,2002-08-30 rwFR5
李守巨,刘迎曦,何 翔,刘玉静: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全局搜索方法,大连理工大学,2003-02-28 I*@\pc}
吕 明,Grφv E,Nilsen B,Melby K:挪威海底隧道经验,挪威SINTEF集团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12-15 wq_c^Ioy
谭忠盛,杨小林,王梦恕:复线隧道施工爆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北方交通大学,2003-02-28 'T7JXV5
张季如:边坡开挖的有限元模拟和稳定性评价,武汉理工大学,2002-06-30 %0INtq
胡再强,沈珠江,谢定义:非饱和黄土的结构性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0-12-30 PB4E_0}h
张向东,李永靖,张树光,霍宝荣:软岩蠕变理论及其工程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05-30 >1a-}>r
刘 高,聂德新,韩文峰: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研究,成都理工大学,2000-12-30 u#%Ig3
邵国建,卓家寿,章 青: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判准则研究,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3-05-30 (}O)pqZ>
刘光廷 胡 昱 陈凤岐 徐增辉:软岩多轴流变特性及其对拱坝的影响,清华大学,2004/08 j2lo~J)
杨春和,梁卫国,魏东吼,杨海军:中国盐岩能源地下储存可行性研究,中国科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24 9:A>a3KOH
李 晓,张年学,廖秋林,吴剑波:库水位涨落与降雨联合作用下滑坡地下水动力场分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21 ;|w &n
李爱国,岳中琦,谭国焕,李焯芬,罗锦添:香港某边坡综合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2003/05 +-'qI_xo
程远方,王桂华,王瑞和:水平井水力压裂增产技术中的岩石力学问题,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2004/14 x@2rfs
闫相祯,宋根才,王同涛,杨秀娟,李 勇:低渗透薄互层砂岩油藏大型压裂裂缝扩展模拟,中国石油大学,2009/07 qLKyr@\'
潘 炜,刘大安,钟辉亚,李 珀,刘新中,曾钱帮:三维地质建模以及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04 r\vB-nJ
李伦竹,尹光志,许 江:大型油罐软土地基设计,2007/08 w>; :mf
李仲奎,周 钟,汤雪峰,廖成刚,侯东奇,幸享林,张志增等: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思考,清华大学,2009/11 F^_d8=67h
金亨穆,柳东佑,田中达也,安藤贤一:海底隧道的非连续裂隙网络水文地质模型研究,2007/11 |`s}PcV
张延新,宋常胜,蔡美峰,彭 华: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应力场反演分析,2010/04 (U2G"
周荣军,黄润秋,雷建成,何玉林,黎小刚,王世元等: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2008/10 PTA;a0A
王梦恕:水下交通隧道发展现状与技术难题——兼论“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2008/11 9~zh]deH
王思敬:论岩石的地质本质性及其岩石力学演绎,2009/03 2iI"|k9M
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2008/04 J[YA1
范留明,李 宁,丁卫华:数字图像伪彩色增强方法在岩土CT图像分析中的应用,2004/13 O 4N_lr~
沈新普,沈国晓:地下储库岩体施工过程及套管与岩石相互作用数值模拟,2007/S2 b@^M|h.Va
肖 玲,李世民,曾宪明,林大路:地下巷道支护锚杆腐蚀状况调查及力学性能测试,2008/S 0ang~_
王启国:金沙江虎跳峡河段河床深厚覆盖层成因及工程意义,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2009/07 BQSA;;n]
于德海,彭建兵:三轴压缩下水影响绿泥石片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2009/01 JwB:NqB
张楚汉:论岩石、混凝土离散–接触–断裂分析,2008/02 g}Hk4+
卢文波,周创兵,陈 明,金 李,严 鹏:开挖卸荷的瞬态特性研究,2008/11 ,.]e~O4R
周家文,徐卫亚,李明卫,周先齐,石 崇:岩石应变软化模型在深埋隧洞数值分析中的应用,2009/06 C-qsyJgZy
佘诗刚,林松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近年发展态势,2007/08 _XXK1H x
梁正召,唐春安,张永彬,马天辉:准脆性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随机概率模型及破坏力学行为特征,2008/04 dVVeH\o
周小平,钱七虎,杨海清:深部岩体强度准则,2008/01 %2BFbaE
林鸿州,于玉贞,李广信,彭建兵:降雨特性对土质边坡失稳的影响,2009/01 oF.Fg<p(
陈卫忠,杨建平,邹喜德,周春宏:裂隙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研究,2008/08 pW:h\}%`n
胡卸文,黄润秋,施裕兵,吕小平,朱海勇,汪雪瑞:唐家山滑坡堵江机制及堰塞坝溃坝模式分析,2009/01 tA#X@HIE
杨光华: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2008/04 !/< 5.9!9r
张顶立:海底隧道不良地质体及结构界面的变形控制技术,2007/11 /2>-h-zBjw
黄 胜,陈卫忠,杨建平,郭小红,乔春江:地下工程地震动力响应及抗震研究,2009/03 qS&PMQ"$
杨 强,邓检强,吕庆超,刘耀儒:基于能量判据的盐岩库群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2011/08 'e3y|
项 伟,王 琰,贾海梁,郭 义:冻融循环条件下岩体–喷层结构模型试验研究,2011/09 k}ps-w6:
刘泉声,康永水,刘 滨,朱元广:裂隙岩体水–冰相变及低温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研究,2011/11 -c<<A.X
郤保平,赵金昌,赵阳升,朱合华,武晋文:高温岩体地热钻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太原理工大学,2011/11 h |=^@F_\`
张玉军,张维庆:压力溶解和自由面溶解/沉淀对双重孔隙岩体中热–水–应力耦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2011/12 \*LMc69
俞 缙,宋博学,钱七虎:节理岩体双重非线性弹性介质中的纵波传播特性,2011/12 VT3Zo%X x
周维垣:岩体工程结构的稳定性,2010/09 jm RYL("
吕爱钟,丁志坤,焦春茂,李金兰:岩石非定常蠕变模型辨识,2008/01 *Vfas|3hZI
邬爱清,丁秀丽,卢 波,张奇华,石根华:2008年第4期题为DDA方法块体稳定性验证及其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2008/04 M42Zpb].
蒋宇静,王 刚,李 博,赵晓东: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及分析,2007/11 "c!s\iuBU
石根华:一般自由面上多面节理生成、节理块切割与关键块搜寻方法,2006/11 \q3H#1A
尚彦军,史永跃,金维俊,袁广祥,孙元春:花岗岩风化壳分带与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关系探讨,2008/09 `"AjbCL
尤明庆:统一强度理论的试验数据拟合及评价,2008/11 6xdu}l=%
孙红月,尚岳全,申永江,高 杰:破碎岩质边坡排水隧洞效果监测分析,2008/11 ^eM=h
朱大勇,钱七虎:三维边坡严格与准严格极限平衡解答及工程应用,2007/08 :1_hQeq
尹光志,王登科,张东明,王维忠:两种含瓦斯煤样变形特性与抗压强度的实验分析,2009/02 aU^>kRGc
魏 群,张国新:岩土工程图形计算力学的概念方法及应用,2008/10 T~"tex]
张镜剑,傅冰骏: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2008/10 ;T#t)oV
许 强,汤明高,徐开祥,黄学斌: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2008/06 W{ eu_
程良奎,韩 军,张培文:岩土锚固工程的长期性能与安全评价,2008/05 (N;Jw^C@
王 驹,陈伟明,苏 锐,郭永海,金远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及其若干关键科学问题,2006/04 ]~WP;o
姜福兴,叶根喜,王存文,张党育,关永强: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突水监测中的应用,北京科技大学,2008/09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zmr=iK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