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发展的科学。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可上溯到2000年以前。科学的地质学已有200年的历史,各种学术思想无不打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地质思维时代局限的“印迹”。
认识地壳的某一方面发展规律通常要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现在为人们接受的理论萌芽,往往在很久以前的地质文献中就出现过“闪光”,只是当时科学技术条件限制,未能阐发和证明。当新的事实被发现,这些课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领会它的全部含义并导致理论上的建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地质科学历史的熟知还是无知;认识上是否有新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前人地质思维中寻找“蛛丝马迹”,选择适当的突破口,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向新的理论高度冲刺,这是一个有成就的地质工作者必经的道路。
那末,思考地质问题时应遵循哪些思维规律和采用哪些思维方法将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一、地质思维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地质作用的最终产物,作用本身的实际过程人类自己没有经历过,这就决了地质思想的基本
特征是逆向、定性是推论的关键、思维成果具有相对性。
1、在地质论证过程中思维的逆向性
人类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总是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或在已知的概念中想象出不能被感知的具体形象,然后经过论证、实施将目的物的具体形象或新概念创造出来,这种思维走向称正向思维。然而,由于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地质作用最终的产物,作用本身的实际过程不能直接观察到,往往也无法重演。因此,地质学中的许多概念只能依据对地质作用产物的研究反演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前的物质基础,然后经过实践和实验(包括模拟实验)的检验而建立和发展起来,这种思维走向称逆向思维。
例如,在地质史料中,人类对岩石的认识。最初由德国人,魏尔纳(A.G.Werner 1787)提出水成说。然后经过英国人,郝屯(J.Hutton 1795)的野外实践检验,发现花岗岩、斑岩、暗色岩以岩墙、岩枝的形式插入围岩,推测这些岩石是岩浆冷凝形成的,提出了火成说。火成说突破了岩石的单一成岩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岩石的一次飞跃,认为岩石既有水成来源,也有火成来源。最后,经过英国人,霍尔(J.Hall)的玄武岩熔化--冷却的模拟实验(1798)和白垩(含生物质灰岩)在封闭系统中加热生成大理岩(1805),证实了岩石的岩浆来源和变质来源。确立了地壳上三大岩石类型的成岩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岩石的又一次飞跃。
2、在逆向思维中定性分析是推论的关键
在整个逆向思维论证中,定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社会科学中的侦破工作一样,现场取证(野外观察、初步判断),推论(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再取证(野外取证、实验或模拟实验),再推论,直到最后定案(定性)。在证据面前排除多种可能性、多种假象、伪证,认定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定性分析工作。
前述人类对岩石的认识是经过判断、推理和野外实践或实验(包括模拟实验)的检验。结果表明:沉积岩是沉积作用的产物;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变质岩是变质作用的产物。
再如大西洋两岸地质、古生物及海岸线的“拼合性”,在固定论与活动论激烈争论的日子里,是大陆漂移的结果 呢?还是中间有个陆桥呢?这一定性工作从萌芽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620年,培根(F.Bacon)在新地图出版不久,便在《新工具》杂志上指出:“非洲西海岸与南美东海岸如此吻合,不大可能是偶然的巧合”。1628年,法国人,普雷森(P.Francois)在一篇论文中认为新旧大陆是在诺亚洪水来临时分开的。1800年,洪堡德(V.Humboldt)说:“大西洋原来是一条河,诺亚方舟行驶其中”。在美国人,丹纳(D.Dana 1873)提出固定论10之后,斯尼德尔(A.Snider)编制了石炭纪古地理图。在说明书中指出:“煤形成时期大西洋两岸的植物化石群落如此雷同,并解释欧美两洲在成煤时期是连续的”。
1910年,德国人,魏格纳(A.L.Wegener)从一幅世界地图上,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吻合的,头脑中闪过大陆漂移的念头。1915年,出版了他的划时代著作《海陆起源》,正式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魏氏的假说,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到了1922年《海陆起源》一书第三版再版时,才引起一场大辩论。固定论,特别是地球物理工作者认为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是不可能的。美国人,杰费里斯(1925)计算了硅铝层底部的粘度大于1020c.g.s,而流动的临界粘度是1016c.g.s,将漂移动力解释为地球自转离极力,经过计算也没有那样大的力量,并认为大西洋两岸陆地生物借助陆桥进行交流,现在的大西洋是大陆下沉的残留物。
非洲与南美洲是大陆裂开产生大西洋?还是陆桥说维持的非洲与南美洲的固定论?这一定性工作显然是问题争论的焦点,并且在动摇着传统地质学的某些概念。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补充,地质学的定性分析与生物学、天文学有类似的思维方法。既要引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又不限于这些原理;既要有必要的数理推导,又不能单纯的依靠这些推导。只有巧妙地将数理化基础科学理论与实际地质情况结合起来,查明地质概念的质的规定性才能够得到接近真实的认识。
3、思维成果的真理性是相对的
在地质论证过程中,定性工作是对地质作用最终产物的研究反演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前的物质基础,并能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或能用模拟实验简单证明的地质作用对比,这是一类用理性地质思维能够解决的地质问题。但是地质过程如同一项系统工程,其过程十分复杂,有些课题的研究对象缺少古今对比的条件或缺少模拟实验的可能性,这类地质问题结论的真理性只能具有相对意义,是一类利用现有地质概念或假说难以解决的地质问题。第三类地质问题是现有的地质概念或假说不能解释实践中出现的矛盾,使研究者陷入不可自拔的“逻辑悖论”之中,而解决这一类地质问题唯一途径是跳出旧学说的束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学说的创立,地质上旧有的矛盾得到解决,开始一个崭新的论证周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格拉肖曾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这对地质学也是适用的。
例如,从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再到板块构造序列假说的出现,“台槽说”长期争论的一些地质问题在板块构造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板块构造又向人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正如恩格斯在把握地质科学的真理性时指出:“地质学按其性质来说是研究那些不但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而且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过程。所以要挖掘出最后的终极的真理要费很大气力而所得是极少的”。
二、地质思维方法
人类的思维活动分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两大部分。理性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起点和思维细胞,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一般概括个别,舍去事物的个别形态,要求精确性、条理性和系统性,遵循一定的思维路线;非理性思维是以表象作为思维起点和思维细胞,通过想象、联想、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把头脑中的表象外化为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和揭示真理,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保留直观性和生动性,没有固定的思维路线。
地质上常用的理性思维表现形式有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辩证逻辑;非理性思维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有想象、联想、直觉和类比。
1、理性地质思维
理性地质思维是运用已知的地质概念和原理解决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阐释地质作用的性质、形成过程及作用前的物质基础。是地质工作者优先采用的思维方法。理性地质思维的具体步骤,首先是判断,然后是推理。判断是对所研究的地质问题,由局部到整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由个别到一般地进行典型解剖、综合、归纳出有条理的东西,做出理论上的判断。推理是用已知地质判断推演出带普遍性的结论。推理由一个或多个判断组成。而概念和判断的形成又要借助于一系列正确推理。
地质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形象思维,而地质概念的确立却是逻辑思维(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因此,地质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概括为以分析为主和以综合为主两个阶段,三种认识状态。如下式:
G-------- C-------- S
Ⅰ→ Ⅱ→
G:代表感性认识的具体材料,是直观的混沌的整体表象,未涉及认识对象的内部要素。
阶段Ⅰ:是从感性的具体材料蒸发出抽象的规定,把认识对象分解成部分,然后分析它们的部分特征与属性,揭示其中带有普遍性的质的规定性。
C:代表分解后的抽象要素的总和,是破坏了内部联系、互相分割的部分特征或属性,为抽象思维的成果。
阶段Ⅱ:是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把认识对象的部分特征或属性整合起来,恢复其内在的联系。
S:代表获得认识对象的完整认识,使思维运动完成了一个运动周期,在某种意义上又返回到了认识的起点。
前述人类对岩石的三种认识状态:魏尔纳所认识的岩石,大致相当于G,未涉及岩石的内部要素;郝屯、霍尔将岩石类概念分解成水、火、变属概念,抽象出岩石的质的规定性,否定了岩石的单一成因理论,保留了沉积成因,肯定了岩石的岩浆来源和变质来源,大致相当于C;水、火、变统一于岩石类概念之下,恢复了岩石的内部联系,实现了对岩石全面、具体的认识,大致相当于S。思维呈现出这种螺旋式的运动形式,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认识。
地质上用于判断、推理的思维表现形式分别有假言判断法、非此即彼和和亦此亦彼判断法和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剔除法。
①假言判断法
是判断某一类地质事件的性质、过程时需要假定条件。假定条件成立,推断的结论才能成立。例如,假定变质作用是在等化学条件下进行的。离开了等化学条件,变质岩恢复原岩工作便失去了前提和依据;利用硫同位素测定成矿物质来源,则假定地幔硫和陨石硫都没有分馏;利用同位素测定地质体形成年龄,则假定在预测的时间里,母体里和子体里的硫同位素都没有增加,也没有跑掉。
判断这类地质问题时条件是假设的,实际上开放系统是存在的。一般来说,地壳相对稳定时期可保持相对封闭系统,而地壳剧烈运动时期则为开放系统,这就要求做变质岩恢复原岩工作,利用同位素测定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年龄时,则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使预测的地质环境与假定的地质条件相吻合,然后再去应用。
②非此即彼与亦此亦彼判断法
非此即彼法是一种形式罗辑思维方法。如在平面几何学中,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亦此亦彼法是一种辩证罗辑思维方法。如在物理学中光亦有微粒性,亦有波动性。在地质学中沉积岩或沉积矿床、岩浆岩或岩浆矿床、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是单一成因的,是一类非此即彼的地质问题,而层控矿床包含了原始沉积作用和后期热液改造作用的双重特点;某些花岗岩包含了岩浆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双重特点;复性断裂包含了多次构造运动的“纪录”。这类地质作用产物是多成因的,反映了地质作用产物内部改造与反改造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类亦此亦彼的地质问题。
③分析与综合判断法
分析是选用地质作用产物的部分特征或属性,分析它们与地质作用形成过程的联系来认识地质作用的形成环境,或者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一部分特征或属性出发,用迂回、侧面的方法来认识另一部分特征或属性。常采用二种方法:
A、因果分析法。主要指用同位素、稀土元素配分、矿物包裏体、矿物标型特征等测试数据来确定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及其它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的温、圧范围、PH、EH、fo等物理化学环境及物质来源和热液来源。
B、相关分析法。利用元素之间、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元素的共生组合、矿物的共生组合是分析它们的成因联系;元素的伴生、矿物的伴生是分析它们之间的空间联系,然后从一部分元素或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去认识另一部分元素或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地质环境。
综合法是将地质作用产物的各个部分特征或属性合整起来和有机的联系起来,研究地质作用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及作用前的物质基础,从整体上把握地质作用的本质和规律,如成矿模式是经过以分析为主和以综合为主两个阶段的认识以后,人们对成矿作用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④归纳与演绎法
人们对地质作用的认识从对个别地质现象的观察上升到一般原理性的认识,然后将这些原理性的认识指导地质实践中的具体观察、分析,这就是归纳与演绎的过程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所以演绎只能从归纳的结果之处展开。演绎的知识来源于野外地质资料的归纳结果,归纳又以演绎为指导。如进行面积性的地质工作要分类整理沉积物的堆积类型、岩浆活动及岩浆岩的类型、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的类型、构造变动及构造体系的类型,以及矿产在平面的展布规律和矿床类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本地区地质发展史上发生的几次大事件和每次大事件的表现形式,然后将这些大事件统一于地史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进而编写出一部本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化史。
演绎法的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组成“三段论”。大前提是一般原理,小前提是所研究的特殊地质事件,结果是将特殊地质事件归纳到一般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现举例如下:
例1,勘查金矿---“直言三段论”
大前提:由角闪岩石组成的含金老地层。
小前提:已知同成矿构造体系是NS向构造体系,其NS主圧结构面、NE、NW两组扭裂面,以及与成矿前断裂复合的部位为含矿构造。
结论:找金矿靶区应选在已知金矿外围的老地层中及NS向构造体系中有利的部位。
例2,大陆漂移---“假言三段论”
大前提:(假言)地球上存在着大陆漂移的力。
⑴魏格纳提出地球自转离极力;
⑵李四光提出地球自转速率的变更产生对赤道的挤压力;
⑶板块构造提出地幔对流;
小前提:漂移的机制。
⑴魏格纳提出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
⑵板块构造提出岩石圈在软流圈上漂移。
结论:假如地幔对流成立或地球自转的速率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变更成立,岩石圈便可以在软流圈上漂移。
⑤剔除思维法
前述社会科学中的侦破工作,在定案时采取的是逐层逐个排除,这种常见的形式罗辑思维方法称为剔除思维法。移植在地质学中主要用来厘定构造运动的期次和每次构造运动的性质。因为新构造运动能够在老地层中留下“记录”;而老的构造运动不能在新地层中留下“记录”,进而造成地层愈老构造形迹愈复杂,地层愈新构造形迹愈简单的事实。因此可以采用由新构造层向老构造层逐层剔除的方法来厘定构造运动的期次及每次构造运动的性质。
2、非理性地质思维
非理性思维占人类思维活动的绝大部分,是尚待开发的一种思维表现形式。有人将人类的思维活动形象地比喻成冰山,露出水面的1/8属于(有)意识,是人类自己可以控制的,水下的7/8属于无意识,是人类自己不能控制的。非理性思维最典型的形式有想象、联想、直觉和类比。
①想象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里过程。是人根据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材料针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形象化的构思或设想。这种形象化的构思或设想是大脑记忆所贮存的和在现场所记录的感觉印象,经过思维加工而成的。但是它既不是感觉印象的仿造,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结果。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是离开了现实或超越现实,但想象的来源却总是客观现实。人们在想象时常常把构思和设想具体化,在头脑中形成形象或图景。
想象从功能上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地质上的语言和文字描述、数据、符号、图表再造相应的地质形象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想象则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按照自己创见,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地质形象的过程。它是帮助建立地质模型和提出地质假说。
地质模型是人们基于想象和抽象之间对地质作用系统一种简化的印象。是改造大脑表象的规律性认识。如孤立岛状硅酸盐矿物结构模型。地质假说是对地质现象或地质规律的一种不完备,其基本规律尚待验证的学说。由于缺少证明,所以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假想过程的形象以及对这个过程的逻辑解释。它的形成是形象思维,但是证明却都是逻辑推理。例如,提出大陆漂移-“异想地开”是想象,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则是逻辑证明;断裂成矿的真空抽吸作用是想象,构造角砾状铅矿石,含铅的溶液沷洒在构造角砾上是逻辑推理。
②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研究者集中思考所研究的地质问题与偶然遇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的心理活动。也可以作为想象的一种,是客观事务互相联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A、在时间上,空间上相关联的事物易形成相关联想,想到了事物的连动性。如对大洋中脊条带状磁异常的解释,人们开始习惯过去的思路,认为负异常是二次场磁化的结果,这一认识一直困挠着当时的地球物理界。1963年,剑桥大学凡茵(F.Vinc)和马修斯(D.Matthows)认识到与条带状磁异常空间上相关联的是海底扩张,时间上相关联的是地磁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倒转,进而得出结论:条带状磁异常是海底扩张与地磁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倒转的综合效应,这是联想的力量。
B、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易形成相似联想。如霍尔在一次参观玻璃工厂后受到启发,成功的做出火山渣熔化—冷凝的模拟实验,有力的支持了火成派。赵演震(1989)在研究同成矿构造时,地震时断裂的形成与喷沙、冒水现象是连续发生的,即断裂张开之时就是喷沙、冒水之时,以及喷汽成矿作用是沿着新生成的火山通道和新产生的断裂进行,形象地比喻同成矿构造的含义。成矿前的断裂如果没有再次活动是不可能成矿的,这种理论也同样适有于岩体的侵入与构造的关系。
C、有对立关系的事物易形成对比联想。当法拉第听到奥斯特发现电流通过导线使其附近的磁针发生偏转以后,就想到既然电能转换成磁,那么磁也能转换成电,他沿着这个思路上下求索了6年,才从实验中证实了磁可以转换成电。在许多实验中都因线圈在磁场中是静止的,没有实现磁转成换电,后来他偶然想到磁铁在线圈中一出一进,实验成功。接着他在几天时间内就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发电机。地质学中的岩石类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经历了“水”与“火”的考验,在长达70-80年的认识过程中确立下来。
③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经过任何逻辑推理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认识与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它并非凭空而来,是知识长期积累到突然释放的结果。
直觉思维在地质科研中的特点是坚信从复杂的实际材料中洞察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性。把判断与假想巧妙的结合起来。魏格纳偶然间从一幅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吻合的。便假想是“大陆漂移”的结果,“大陆漂移”是通过直觉思维顿悟出来的新概念。魏氏坚定不移,为之奋斗终生。
④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在两类地质认识对象中某些性质相同,推知其他性质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方法。是地质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通常是以现今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或模拟实验能够正演地质历史时期的某一地质作用结果,与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产物对比来推演地质历史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前的物质基础。因此,也称“推今及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即莱伊尔所说的“现在是了解过去的钥匙”。
类比法是一种或然性推理思维方法,其结论仍有待于进一步证明。在性质相同的两个对象间对比,认识对象对比条件不充分,其结论具有很大的推测性。例如,利用月质学中某些研究成果类比地球形成早期(46-38亿年)的地质历史,因地球早期的地质作用产物已经消失殆尽,地球不具备对比条件;在性质不同的对象中进行对比,推导出相同的属性,其结果也是真实的。例如,气球、潜水器、高山插入地幔的“山根”是三类性质不同的对象,但它们都受浮力原理支配。通过相似联想思维方法,推测高山插入地幔的“山根”是地壳均衡作用的结果。
三、创造性地质思维
创造性思维与非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发现新问题和提出新概念,在心理功能上是依赖于创造性想象;而后者是依赖于习惯联想,是梳理和解释已形成的地质知识,即从固有的地质概念,经过各种各样形式的思维活动,在更清晰的程度上再现原有的地质概念,它没有产生新概念,但对清理旧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地质概念的外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前,在思维与智慧的讨论中,形象思维报导的多,这就给人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唯一的表现形式,其实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彼此交叉,共同参与的过程。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功能来讲,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除了受思维技巧的限制外,还受课题选择的前沿性制约。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具有一般的思维特点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者提出创造性思维有以下五个特点。
1、独立性。与人不同,独具卓识。敢于向传统观念和旧知识挑战,提出怀疑并主动的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框框”。
2、连动性。具有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通常有三种形式:纵向连动,发现一个问题,立刻纵深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逆向连动,看到一个现象以后能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横向连动,看到一个现象能够想到与之类似的事物。
3、多向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尽量提出多种设想方案。思维在一地受阻,马上转到另一个方向。如漂移动力和漂移机制的多方位思考。
4.跨越性。从思维的进程上常常省略某些思维步骤,思维呈现跨越式。
5、综合性。善于选取前人智慧的精华部分加以综合归纳。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在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基础上,经过马克思综合、归纳,再创造的成果。
创造性地质思维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对于它的演化过程是通过地质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和创造过程的实例来剖析、研究和揭示创造性地质思维的规律性,再造创造性地质思维活动的实际演化过程。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孕育阶段。在孕育阶段首先是创造者要萌发创造意识,在地质科研活动中针对选题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对前人的不同观点和认识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比较;然后在此基础上,为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设计和组织实验或模拟实验,找出规律性的认识,历经辐射性思维和辐集性思维多次反复,选择突破口,企图用理论思维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在逻辑的轨道上奔驰着,进入链状结构作规律性运转,多次寻求突破未能如愿,思想情绪逐渐转为高涨而感到疲惫不堪,问题尚未解决而搁置起来。
2、搁置阶段。所有储存在左脑的记忆符号全部处于搁置状态;右脑形象思维开始启动,并活跃起来。想象在联想的田野上涉猎思维结点,发起辐集性思维攻势,一旦受到某种刺激,一颗智慧的火花跃入思维中燃烧,思维运动进入明朗阶段。
3、明朗阶段。显意识与潜意识沟通,问题顷刻间得到解决。所有无意识思维,如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各种思维形态差别十分微弱,很难做出具体区分。但从思维实践上来看,直觉--联想和想象—联想—灵感常常分别协调在一起,使思路逐渐清晰,问题的本质逐渐明朗化,引发出顿然大悟。
4、验证阶段。在地质科研活动中发现的新问题、创立的新学说,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实验或模拟实验)、修正、完善。如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新全球构造,就是大陆活动论呈阶梯型认识的几个验证阶段。
四、结 语
地质科研工作是否能够获得到成功,取决于选题、实验和思维技巧三个环节的紧密配合。研究对象和实验是科研活动的实体部分,而思维技巧或学术思想则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部分。是科研活动中的灵魂和生命。人类对科学家取得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及转化为生产力的经验进行了反复的介绍和评论。但对科学家取得这些成果是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却很少有人问津。出现这种失衡的现象,一是割断了“实体”与科研成果的联系;二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研究科研成果是怎样从科学家头脑中脱颖而出的,比研究科研成果本身具有更大的价值。获得科研成果的思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应结合自己的自身体验不断的总结经验,相互启发借鉴,并给以适当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1、孙荣圭 地质科学史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2、张文彦、支继军、张继光 自然科学大事典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3、杨国璋、金 哲、姚永抗 当代新科学手册 科学出版社 1987
4、饶明华 自我突破思考法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