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珍军 2010-04-10 09:41 阅读:9807
      未来岩土工程行业的模式,应当是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彻底分离。
   岩土工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在咨询公司是未来岩土工程师主要的服务企业。勘察、测试、设计、检验、监测等,都和数据、论证、决策有关,属于知识密集型,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对工程的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块在工程公司,负责岩土工程的实施。工程公司也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但还需要设备、资金、管理等,企业的整体素质显得更为重要。由于管理模式差别很大,所以分属两类企业。但在完成某项工程任务时,这一文一武必须密切配合,一般而言,决策权在咨询公司,施工企业受咨询公司的指导和监督。 例如:勘察方案和钻探测试要求,由咨询公司的岩土工程师提出,钻探公司执行,并接受岩土工程师指导和监督。地基处理方案由咨询公司提出,工程公司执行,并接受咨询公司监理。岩土工程师可布置必要的检验监测工作,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并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和现在的分包关系不同,这两类企业是独立的,不存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咨询公司里服务的岩土工程师,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很大的自由度。他的利益不和钻探公司挂勾,不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挂勾,这和现在岩土工程师在勘察单位,他的利益与钻探等捆绑在一起,他的活动受勘察单位的牵制是不同的。他可以自由地协助业主推荐钻探公司和施工公司,他的工作可以贯彻岩土工程的全过程,勘察报告是他写的,方案是他出的,施工是他监理的,总的技术责任自然由他来负,责任也就十分明确了,勘察和设计脱节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业主委托,咨询公司还可以承担招投标工作,各种技术评估和技术论证,司法诉讼的技术鉴定、出庭作证等等。与现在的勘察设计单位比,有大得多的发挥余地。 在这样的行业体制框架下,招投标由岩土工程师协助组织;勘察方案、取样试验要求,由岩土工程师确定。由于钻探公司是岩土工程师向业主推荐,并受岩土工程师的指导和监督,野外记录的质量和取样的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钻探米数综合价格不可能出现,技术含量高的岩土测试:分析评价不再处于从属地位,盲目增加工作量以提高收费成为不可能,勘察市场的恶性竞争将被彻底解决。由于现场施工由岩土工程师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岩土工程设计,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合理。
    此可见,咨询公司充当了岩土工程全过程中总参谋部的角色,权力很大。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师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有了健全的注册执业制度才能实施。相应地岩土工程师的责任也很大,万一发生事故,不仅要负法律责任,作经济赔偿,而且对今后的继续执业肯定会发生很大影响。
    这样的体制下,岩土工程的总体质量将得到很大提高,市场秩序会得到很大改善。无论钻探、取样、测试、施工,都将在正常竞争中不断取得技术进步。 专业咨询是个大行业,我国的咨询业需要大发展。21世纪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咨询公司则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国际上咨询业非常发达,"有问题,找咨询公司"已成一种思维定势。相比之下,我国相当落后,无论数量、从业人员的质量、专业的覆盖面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很不相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大背景也很不相称。我国已经加入WTO,咨询业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

最新评论

sunjun 2010-04-10 10:02
国外有很多优秀的岩土工程咨询公司,而国内还没有特别优秀的。
咨询公司与设计单位是什么关系呢?一个项目会不会找个设计院有找个咨询公司呢?有时找咨询公司是设计院跟业主商讨后区找,以后会是什么模式呢
刘孟 2010-04-10 15:42
有这样一个咨询就使得甲方单位的权利受到了限制,甲方单位是不会同意的,在中国实施起来有很大阻力。中国现在是甲方独大,其余各方面都要看甲方脸色。甲方既要做工程时省钱,又要在工程完成后赚钱,甲方要求施工队偷工减料,施工方不敢不从,监理单位又不吭气,这就造成大量豆腐渣工程

豆腐渣工程的好处~~拆迁时候容易了,反正过不了几年就要拆。地方政府还得用水泥支撑经济么

这个前景就像高数书中的无穷远 但仍旧期待着
[ 此帖被刘孟在2010-04-10 15:48重新编辑 ]
水water 2010-04-10 15:43
        在中国这样就会让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勾结,工程师设计时提高设计指标,施工中降低指标,共同赚钱,有责任就说是地质情况太复杂,目前工程技术达不到。

   楼主讲的是一种发展趋势,需要中国的大环境改变以后才能实现,需要国家的科技、社会信任保障和职业道德的进步,也需要建立国家的科技总咨询部、顾问部以后,才能实现,这个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了,我们赶上这种工作体制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杨珍军 2010-04-10 21:27
    听各位的表述,看来岩土从业人员似乎已被边缘化了。
杨珍军 2010-04-11 07:52
听各位的表述,看来岩土从业人员似乎已被边缘化了。
cjz06 2010-04-11 08:35
外国就这样,中国以后必然这样。
杨珍军 2010-04-11 09:07
    正在一步步的往这方面前进…………
起步 2010-04-12 08:59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不赞搂同主有关“未来岩土工程行业的模式,应当是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彻底分离。”我认为能看的到的近期,例如咱们都能活着的近50年,应该不会彻底分离。要追究起这个词“彻底”那么这有点绝对了,肯定是不行的。我想知道“未来”是多久呢?这个问题又不好回答。但我想这个未来应该是和岩土工程的人才培养、理论发展、原型监测、法律制度、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情况等若干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甚至是由很多个不为目前所明确的若干个条件所影响和控制着。那么在目前的环境下可以认为基本是无限的,只能走走看看。

        国外的咨询公司也不是绝对的知识和劳动分离的,很多的发展方向和体系是社会和国家在多年前所制定的大制度、大体系的顺延发展。那我想说,国外一般也只是部分的知识和劳动分离。“劳动”这个词本身就不太好区分工作和价值的范围。我想楼主的意思可能是类似“劳务”吧。
        我们的学科奠基人太沙基、米勒等人也一直认为“岩土工程或是土力学更多的是一门技术,充满了艺术,是一门不严密的科学。”我想这一观点还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正确。那么这就决定了“劳务”中会包含一部分“知识”工作,而这些知识工作对我们的意义是非常的、是基础的、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先知老师们,也一直不希望“这门学科偏离工程地质学太远。”地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了,无论怎样看,都算是比较健全的,就像世界上一般的科学院普遍都设有地学部一样。而岩土体的复杂性,就像是研究人类起源这一终极问题的分支一样复杂。地质的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复杂,我们所依附的地球难道不是更包罗万象吗? 
        有关这一问题的一点,特别是在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上,所谓的“劳务”结合知识应该是最有效的路径。我们也不必去详细追究他们的关系,无非是社会发展分工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情况下是由社会形态和大制度所决定的。 
        谢谢各位土友有关“知识”和“劳动”的讨论,让我知道我们是在“幸福”的“劳动”着,而不是“痛苦”的“劳务”着。
        在论坛中,思想的富集,观点的碰撞,认识的沉积 ,多元的演化,无不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遨游在这潘多拉一样的奇妙之中。可能今天我来抢宝藏,也可能明天我会来守护他。
        每天来看看土友的帖子,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继续探讨。
[ 此帖被辰晨在2010-04-14 08:21重新编辑 ]
tu_xiaoqing 2010-04-13 20:44
学习了  !!! 谢谢楼主和各位教授级高工
illusion_110 2010-04-16 10:51
虽然看起来不错 不过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那一天啊
baidu9494 2010-04-16 22:36
看起来中国的岩土发展还要做很多工作啊
值得思考啊
卧龙笑笑生 2010-04-19 11:24
赞成一楼观点,如不如此,我等永远都是被边缘化的份。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