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称杭州流沙地质易致基坑坍塌

作者:wuql2006 2008-11-16 17:50 阅读:28892
综合新华社、钱江晚报报道

  上海专家分析:杭州地下水非常丰富,流沙地质易致基坑坍塌

  11月15日15时20分许,一段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正在路面行驶的多辆车陷入深坑,多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至发稿时,已造成3人死亡,已有17人确认失踪,有19人送医院抢救和治疗。

  新华社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至少有2000名救援人员在进行紧张救援。电力、自来水管理单位已切断电、水源,为现场抢险创造条件;地铁集团组织了100多名技术人员紧急进行抢险查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同时,大批的草包、大功率抽水机、支撑钢管等救援物资也从附近的萧山区源源不断地运往事故现场。
  由于塌陷区有较深积水,尽管调用了多台大功率水泵抽水,但塌陷区内的水位仍在缓慢上升,抢险指挥部已遣散事故现场的无关人员,并增加多台抽水泵继续抽水。此外,派遣5名潜水蛙人进行潜水作业,进一步开展搜救工作。

  据了解,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调查组已经成立。调查组由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建设厅和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建委以及市监察、公安等部门组成。调查组成立后即时展开了事故的调查工作,并固定了施工图纸等资料。

  截至发稿时,事故现场抢险和人员搜救、抢救工作仍在全力进行。

  

最新评论

di1ci 2008-11-18 23:21
引用第9楼龙兴关外于2008-11-16 22:30发表的  :
和上海地铁4号线的情况有点类似噢。

4号线那个由于冻结未完全,造成黄浦江水倒灌,出的事~和这两回事哦 不过都挺严重的
aksy 2008-11-18 23:34
构筑钢铁长城
wuql2006 2008-11-19 08:51
        杭州地铁塌陷事故,是一起突发事件,但它发生在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前夜。追问事故原因真相,不仅仅是还原事件本身,更多是为了规避类似事件重演。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接下来的政府基建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希望能减少基建各个环节的变异事件。

  “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11月18日,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向本报记者表示,杭州地铁一号线塌方事件并非偶然,其中可能存在线路布局不合理、前期工作不充分、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施工等问题。

  周参加过杭州地铁一号线初期的征求意见稿,但没有参加评审。他直陈,目前萧山总人口117万(非农人口约30万),而杭州地铁一号线所在的滨江区总人口仅为10.8万。

  “一号线重点为什么不选择萧山老城区,而选择人流量稀少的富人区?在出现事故的湘湖这种偏僻地段,为什么不选择造价低、风险小的轻轨?”周复多提出疑问。

  线路之变

  杭州地铁一号线在钱塘江南岸的走向,曾经几度变更。

  1993年,杭州启动轨道交通网规划,并完成了市区21公里地铁一期工程规划。到2001年,余杭和萧山两市划归杭州市,由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写完成《地铁一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线路全长激增为51公里。

  2002年7月,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10名专家对地铁一号线进行国家评审。根据项目建议书,地铁一号线工程向南经萧山区市心路调整到城厢街道(原定萧山新街镇),全长52公里,总投资约152亿元。

  据本报从杭州市规划局获得的资料显示,到这次评审会时,一号线已经历多次规划方案的调整和5次预可行性研究。

  2003年,杭州初步完成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同年底,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此进行了评审,专家评审通过该方案。

  2004年3月,几经论证修改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提交最终报告,两院院士周干峙等人参与终审。此时,一号线江南终点站由城厢街道变更为远离萧山老城区的湘湖区块。由于该区域并无密集居住区,仅有宋城、万科等集团开发在建的高档别墅区,该方案一经公布就曾广遭质疑。

  记者获悉,此前,紧邻西湖的杭城住户就曾对地铁线路规划变更提出过异议——根据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地铁方案,湖滨站口设在西湖大道与延安路的交叉点上。但在2007年3月,这个已经通过法定程序的规划突然被“稍做调整”,改从延安路和将军路斜穿通过开元路至西湖大道。

  不过,杭州市规划局一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老城区线跟人走,新城区人跟线走,这并无不妥。”并称整个规划论证过程极为严格。而杭州地铁集团董秘李崇旦也表示,在国家批准的文本中,对于专家论证后的地铁线路基本没有修改。

  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符文伟向本报记者称,地铁一号线在地质勘探及站点选址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

  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师钧曾参与地铁线路规划,目前仍负责地铁招商进展。11月18日,他以人在外地不便交流为由,拒绝了本报的采访要求。

  不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局局长杨明聪称:“一号线方案仍然存在变数”。地铁一号线延伸段将从下沙再次穿越钱塘江,延伸至萧山国际机场,工期可能要适当延缓。目前,该延伸段还没正式通过国务院审批,最终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jie 2008-11-19 09:24
土质不好不是问题之所在。土质不好我们可以处理啊!问题是设计时对土质时如何考虑的。或者是设计考虑而施工时无事设计从而导致。
yantusb 2008-11-19 11:25
土质不好?是不好阿,不是都用地下连续墙了吗?这是大家公认为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围护体系了。
西侧风情大道车辆多,超载过大?难道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这种超载吗?
降雨过多?淤泥质土降雨再多也渗不下去的,关键是地面的裂缝没有及时修补,导致大量地表雨水沿着裂缝下渗,进一步恶化了裂缝处土质。

人祸,别强调那么多原因了。
施工单位倒是会给自己推责任。呵呵。就看看所谓的专家组怎么下结论了。拭目以待。
muyouhedao 2008-11-19 11:50
维护构建埋深太小了,被动区作用力太小,踢脚破坏。
yantusb 2008-11-19 12:02
楼上的说法倒是有这种可能性
wuql2006 2008-11-19 12:45
        “地铁坍塌原因是什么?”“工程是否存在违法分包现象?”这两天,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资宝成成了记者们围追堵截的重要对象。

        11月15日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发生后,除了紧张的抢险救援工作,关于事故原因的调查也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尽管官方至今尚未披露具体原因,各大媒体记者已经从采访中发现了蛛丝马迹。而每次的新闻发布会,成了最好的求证机会。

  由于新闻发布会不设媒体提问环节,记者们抓住会前会后一切时机,进行提问。11月16日中午,资宝成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完最新情况,随即被记者盯上。十几个人围着他,从新闻中心一直跟到施救指挥部。

  “事故具体原因是什么?”

  “目前正在调查。”

  “中铁集团是否还将继续杭州地铁施工工程?”

  “暂时还不确定,这个由杭州市政府的决定。”

  几分钟的路程,伴随着不停的提问声,和资宝成简短而又令记者不甚满意的回答,显得既短促又漫长。

  这以后,每次参加新闻发布会,资宝成都由汽车送至新闻中心会议室门口,结束后马上上车返回。但即使是会议室到车门口短短几步路,记者们也不放过。11月18日晚上,原定19:00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于19:30开始。会后,照例又是一番追逐。

  “工程是否存在层层转包现象?”

  “没有。”

  “但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有很多包工头。”

  “这是你们采访发现,不是从正规渠道得到的信息。这个我不清楚。”

  资宝成上车后,仍有记者拉住车门不让关。

  “为什么每次发布会你总要迟到半个小时?”

  “我是为了给你们更确切的信息。”

  回答这个问题时,资宝成显得情绪激动。车门关上时,记者看到他哭了。

  截至目前,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已造成8人死亡,13人失踪,最新通报称失踪人员已生还无望。
wuql2006 2008-11-19 12:46
        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安监总局18日通报杭州地铁工地重大塌陷事故,通报称,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并要求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7人死亡、14人下落不明。(截至18日下午3点34分左右,事故死亡人数上升为8人。)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搜救失踪人员,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做好事故善后,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同时,要加强城建地质勘查工作,防止再次发生塌陷事故。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通报说,据初步调查,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建设单位为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通报指出,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wuql2006 2008-11-19 12:47
                              安监总局提出六点要求追究事故责任

          当前,各地建设项目大量开工,安全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对此,通报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各地区、各建设施工安全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特点,针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要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的规章制度,规范建设市场管理,强化全过程监管;要督促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各方主体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程,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二、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督促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明确各自安全职责,加强工程现场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及水文等有关资料,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投入;勘察、设计单位要依法依规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监理单位要严格监督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的落实;各参建单位要针对建设工程的特点,科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完善并落实施工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作业,严防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坠落、突水、突泥、爆炸等各类事故。各单位要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演练,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事故发生时实施有效的救援。

  三、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企业要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并严格执行,严禁擅自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或者简化工序流程,严肃作业纪律。应重视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对围岩变化的预测监控。要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要保证安全投入的落实,严格按照现场安全的实际需要配备人员、配置设备。健全事故预防和应急体系,加强隐患排查,如发现安全风险,要迅速、正确地做出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该停工的必须果断停工。

  四、落实监理单位现场安全监理职责。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监理规范,健全安全监理制度,落实安全监理责任,严格审查安全方案、严格督促现场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施工人员安全技术教育培训等相关措施的落实,及时发现和纠正现场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缺陷等安全隐患,加强现场巡视,一旦发现威胁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责令施工单位及时停止作业,整改完毕方能复工。

  五、深化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相关单位要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继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建设工程各参建单位要把建筑施工中防坍塌、坠落、突水、突泥、爆炸等作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间和安全监控措施,确保限期整改到位。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对可能危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责令停工停产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严厉打击建筑施工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进度合理、质量可靠和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六、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每一起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坚持“三项基本要求”(即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要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要严格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事故发生后瞒报、逃匿行为的惩治力度,坚决杜绝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违法行为。
liyongxinlyx 2008-11-19 14:35
应该不是盾构,现在盾构设计施工很安全,起始和到达都有钢筋混凝土竖井结构,竖井周围有防水和加固的地基处理如水泥土搅拌桩、高喷桩等,盾构始发推进时盾尾同步有管片支护,基本对环境没有大的影响,有可能有最大2或3公分的沉降,不会有大塌方事故。
杭州地铁塌陷可能是人工矿山法施工,开挖和支护的跟进不及时,或支护结构失效,上覆压的围岩土松驰变形因时效时间过长,在地下水的软化作用下发生变形、渗透破坏涌水涌泥,强度降低破坏,导致上方土体塌方,周围土体属应力张力区,出现拉裂沉陷裂缝,随时间的发展,还可能在卸荷作用下继续扩大。
这种事故类似于矿山塌陷的机制,属浅埋型的冒顶破坏。
另强调一下,好多类似的事故都与地下水丰富有关系,水对地下工程而言,可以是是万恶之源。水利行业勘察设计施工比其它行业论证的深度深,安全系数取的大,甚至有点保守,原因就在此。好多大坝、堤防、围堰、边坡、基坑防护工程、地下工程的失效都与水的不良地质作用有关,如渗透变形破坏、边坡及基坑工程的动水压力作用、基础的浮托力作用影响、地下水的腐蚀作用、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如浸没、地面沉降等。
qinglai 2008-11-19 14:40
看出我们岩土的重要性了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