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下上海上海闵行区商品楼发生倒塌事故

作者:you_0479 2009-06-27 16:01 阅读:45156
6276时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发生倒塌事故,目前已造成一名工人死亡


我个人感觉象是不均匀沉降照成的。



附照片探讨

最新评论

geomancer 2009-07-02 09:13
引用第147楼dongkong于2009-07-01 16:55发表的  :
<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编制计划的通知》(闽建科函[2008]106号)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以下条件不应使用:
⑴ 对钢结构和混凝土有强腐蚀性的场地。
⑵ 地下室或承台周边存在中等或严重液化土层的场地。
.......

福建省的做法还是比较稳妥的
geomancer 2009-07-02 09:16
那位老兄以为防渗墙损毁和堆土卸载都在倒塌楼体跟前……
geomancer 2009-07-02 09:19
上面是楼倒的时候折断的……剪断位置在下面
louie5462 2009-07-02 10:08
各位前辈分析的都很准确啊
湖北万钧 2009-07-02 11:59
个人认为倒塌原因:
1、北侧加载(荷载远远超出表层地基土承载力)和南侧卸载(未采取适当的支护方式,井点降水)引起了较大的水平推力
2、当天突降暴雨
3、管桩抗弯能力很差,且整个楼房配桩量偏少
4、监测工作明显未到位。事前一天,附近居民都发现大楼已经明显倾斜,但现场监测工作在哪?
5、勘察是否准确,是否对如暗浜、裂缝等对工程不利的因素提供了准确资料
6、各相关单位是否在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会审,有没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准备好了没?
wuji-hao 2009-07-02 11:59
引用第152楼outonyi于2009-07-02 05:15发表的  :
可怜的施工方倒霉,堆了点土就把十三层的楼挤倒了,

laoyao1974 2009-07-02 12:04
在新浪网上看到的,首先向作者表示感谢,并请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

看完后的感想:
    1 实在是无语了,如果当时的设计代表、监理员、施工人员等所有在场的人员能够仔细想想,而不是心存侥幸的话,这个有明显预兆的事故完全可以采取应急措施的啊,具体措施如对基坑快速回填等等,
    2 其实是一个经典的土力学中地基失效的问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如同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一样的典型案例。
  

      可以预言的调查结论,即如下的:
    1 事故发生后,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相关领导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临现场进行调研,对不幸遇难工人家属进行了亲切的慰问。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以高度的为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对此次事故予以全面调查,对相关责任人绝不姑息,必须严格处理;同时要求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高度重视建筑质量,始终牢记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专项检查,以防范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2 经过近日相关部门会同国内知名专家的日夜奋战,对此次事故形成了如下的调查结论: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但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政府管理措施未真正落实到位。由于场地的特殊地质构造及近期上海降雨强度偏高,导致地基条件变化,且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缺乏对此类特殊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而导致事故产生。经过对周围楼房的检查,未发现类似质量问题存在,故周边楼房质量符合要求,购房业主可放心居住。


     特意声明,本人并无专业知识,上面仅为调侃而作,谢绝转载,对其内容是否有科学依据并不负责。如有不当之处请斑竹尽快删除,以免形成“跨省追捕”而造成国家人员、经费的浪费。
上海在建楼房倒塌动画.rar (392 K) 下载次数:68
pzq335685241 2009-07-02 14:16
原因大致如下:
1、桩基为管桩,只考虑受压是没问题,所以采用同样基桩形式的其它几栋楼现在重新检测后也没出现异常。
2、从相片上看见一侧的桩与基础联接处还没破坏,只是在桩身拉断,由此分析此侧基桩是楼房倒塌时反拉基桩而造成的破坏现象(管桩抗拉能力也是较差的)。
3、从而得出楼房的基础破坏先是在开挖基坑一侧形成。由于拟建场地内浅部土层均为软土,在楼房的一侧堆积了近十米高的土方,它对楼房的浅部的地基与基础(特别是桩基与基础连接处)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而楼房的另一侧又在开挖地下车库的基坑,从而形成临空面,加速了软土层的破坏及位移。因此产生的水平推力剪断了基桩与基础的连接,楼房的荷载不再由桩承受,而是软土层。在软土层破坏达到临界点是便产生倾倒。
4、这是野蛮施工带来的恶果,幸好该楼房还没有人入住,个人观点。
  
emoo 2009-07-02 16:37
【分析】软土+旁侧基坑开挖+PHC管桩+大雨=倒塌

【注意】
1. 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只是桩的竖向承载力,而对于横向承载力不大在意;
2. 建筑设计上部结构和下部设计往往不能整体考虑。

【总结】
此次事故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286277759 2009-07-02 17:59
继续学习!
waturen 2009-07-02 18:48
        
linsensen 2009-07-02 20:11
不同意见:
1 勘察深度不够,证据不足。
2 设计采用管桩对该工程不利。
3 水文地质和地下岩土施工的变化,暴露了桩的抗弯、抗剪的弱点。  
4 桩基检测通常只检测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
5 监理水平通常达不到这么高。
-------------本人赞同上述观点。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